【紫雲黄氏长房南安经公传记】
一,《紫雲黄氏源流世系谱》
(中华民族总始祖):
少 典——有熊国君;配有蟜氏之女;子二(炎帝、黄帝)
一世祖:轩辕公
炎 帝——少典长子;与黄帝同为华夏族祖先。
黄 帝——少典次子;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黄帝是中国古代野蛮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后世之“炎黄子孙”由此出也,娶四妃生25子。
二世祖:昌意公。
三世祖:颛顼公。
四世祖:卷章公。
五世祖:吴回公。
六世祖:陆终公。(季子讳云,受封于黄国,以国为氏,是为我黄姓之始祖。)
七世祖:云公(待考证)。
八世祖:熊启公。(封於江夏)
九世祖:祖仲公。(待考证)
十世祖:有自公。
十一世祖:祖孝公。
十二世祖:员融公。
十三世祖:无际公。
十四世祖:起能公。
十五世祖:本宗公。
十六世祖:自轩公。
十七世祖:莱公。
十八世祖:苹公。
十九世祖:芬公。
江夏世系谱
一世:雲公(受封黄国)
八十四世:元方公
晋安世系谱
一世:元方(紫雲福建始祖)
二世:仲公
三世:雍舊
四世:如意
五世:齊公
六世:贵林
七世:端儀
八世:若公
九世:滔之
十世:芳公
十一世:衝公(隐士)
十二世:崖公(守恭父母有待考证)
十三世:守恭(紫雲黄氏始祖)
十四世:经公,纪公,纲公,纶公,纬公
紫雲南安黄氏谱
一世:经公(南安罗东埔头)
二世:惟仁
三世:允裕
四世:克学
五世:志清
六世:杰公
七世:金鲜
八世:赞相
九世:通道
十世:始振
十一世:志化
十二世:春郎
吕洋世系谱
一世:春郎(南安蓬华镇吕洋)
十四世:良庵(南安罗东埔头)
二,《紫雲长房经公传略》
紫云始祖黄守恭处士,时称“郡儒”,世称“长者”。五子分居五安,长子经公居南安芦溪,次子纪公居惠安黄田,三子纲公居安溪葛盤,四子纶公居同安金柄,五子纬公居诏安高坑。
紫雲会亲诗:“五安五子炳千秋,知是开元共一流,欲识紫云真道脉,源头始祖在泉州”。
据《紫雲屏》记载:
紫雲南安黄氏始祖黄经,生于唐永徽乙卯年(655年)。黄经,字角才,號逸庵,妣陈氏,生子四:长子惟仁,次子惟义,三子惟礼,四子惟智。
紫雲始祖黄守恭长子黄经,少习诗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公献地建寺,命子分居各地,自立纲常,创业兴家。经公时年三十二岁,扶母携带眷属,从桑莲古地,扬鞭登程,停蹄于县北芦溪隍山,又名黄山,今南安市罗东镇蔡厝村,俗名埔头为紫云黄氏南安房肇基始祖。
公出生于“郡儒”之家,自幼受诗礼雅风之熏陶,儒学根基深厚,学识渊博,冠带义官,光耀门第,彪炳史册。公虚怀若谷,胸襟坦荡,为人宽厚,处事秉刚,谦逊礼让,品德高尚。
芦溪隍山地处丘陵台地,位于晋江支流,东溪上流,江水环绕,两岸有万亩开阔肥沃土地可供农耕。经公带领儿孙,披星戴月,劈芦苇造良田,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下传数世,人气旺盛,人才辈出,簪缨联芳,成为当地之名门望族。后裔分布于闽,浙,赣,苏,澳,台湾,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瓜瓞绵延,万世藩昌。
经公卒于南安埔头十七都,公妣卜葬于东桥许垵隍山头,穴号也字形。坐乾向異兼亥已,是唐朝稀存之古墓。
三,《南安房简史》
泉州紫雲黄氏望族,源于湖北江夏黄香公裔孙黄侃,迁居河南光州固始,下传黄元方,入闽黄氏始祖。
紫雲始祖黄守恭,五子分居五安。
守恭公长子经公(655~?),夫人陈氏,与嫡母李氏妈迁徙南安罗东蘆溪隍山(俗称埔头)。
据经公23世孙应午公,于元成宗大德壬寅六年(1302年)所撰写的《肇居鶯掦(吕洋)黄氏谱》称:“昔我祖自紫雲分居隍山(罗东埔头),不幸兵乱,各怀保身之图,视物业轻若草莽,吾祖(春郎公)以长子之裔,因避乱而入吕洋,以农开基”。
据《紫雲堂黄氏宗谱》和《南安芦溪隍山经公世系》记载:紫雲守恭公为一世,传至“十三世春郎公,妣褚氏之下”。
南安市蓬华吕洋,春郎公有六子:一郎公居吕洋,妣褚氏,生五子。二郎公居復归芦溪,后又再返吕洋,妣郑氏,生十子。三郎公纳布政司吏,籍福州北门。四郎公迁徙南安溪美,妣周氏,生一子依倫。五郎公往浙江永嘉县。天郎公往广东潮州。
北宋末,第六世植公,靖康二年,因乱避居永春湖洋,成为湖洋黄氏始祖。十世孙进城公,明洪武十三年,徙居梅林,为梅林黄氏始祖。
吕洋七翁公生有五子:长子居安溪湖头,次子居吕洋。明万历年间,榕林公徙吕洋徙居诗山。玉開公,紫雲29世,由南安迁居江西铅山县。元大德年间聖林公,自吕洋徙居南安下店,衍传至今29世,其裔孙在下店和海外你一万多人。
据吕洋古卿黄奕治于民国年间修谱,春郎公传至六世分为三派。长房十四翁讳忠,中房十五翁讳仁,少房十九翁讳聪。
中房仁公的后裔返回罗东芦溪隍山,传至十二世,生两子:漢卿,晋卿(生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由隍山头杏仁树“马林崎”分别迁居美林崎和笋江裹溪后。
漢卿公长子清量,次子清约。
清量公,传三子:长子積團公徙居永春湖洋美莲村开基,至今有45户205人。次子荷湖公传衍西美美林后,有一千多人。三子樊智公,徙居福清宏路。
清约公,传二子:长子景生,次子末生。
景生派下传至美林的东头有90户300人,传至丘洋村的官田有110户500人。
末生公派下,福进之长子廷壁,传衍于美林各村5500户1.8万多人,次子廷理传美林有800户2千人,三子廷壁传美林各村达2.1万人。
汉卿公后裔主要集中在美林,南美,梅亭,丘洋,西美,檀林,洋美,以及溪美,柳城,人口达四万多人,连海外约过十万多人。(2007年统计)
元代中叶良庵公从吕洋返回埔头祖居地时,埔头已全是他姓居民,他便成为这里光復祖业的开基祖!
以罗东埔心村为中心,聚居着经公传衍后裔达六万多人。现在,分布在罗东,梅山,九都,乐峰,向阳等乡镇,这些都是经公24世裔孙良庵公后裔。
漢卿公之弟晋卿公,于元朝至正年间(由原祖籍地南安十七都南安罗东芦溪隍山头杏仁樹“马林崎”,迁居晋江34都笋江裹“溪后”(称笋江黄),生二子:伯福,伯友。蕃衍为二大宗支,第一宗支伯福公有四子:仙农,仙璋,仙庆,季子。第二宗支伯友公,有三子:玉翁,普生,普明。
晋卿公后裔分布在鲤城笋江“溪后”,南安金淘,码头,泉州黄甲,厦门,漳州金门,浙江,广东,台湾,东盟等地。
四,《紫雲吕洋家族史》
据南安市吕洋记载:紫云黄氏长房经公之派下春郎公,字鹰扬,妣印氏。春郎公因兵荒马乱,于公元873年,由南安县芦溪逃难入吕洋(现蓬华镇黎阳村)。初来乍到,结草为茅,深居山里,以农为业,艰苦奋斗,殷勤四方,定下基础,天命非常。流传曰:“吾祖春郎公,出门锄头畚萁,入门稀糜菜甫丝,人杰地灵山水秀,繁渊子孙千万支。”
春郎公生子有六,长子一郎居吕洋,次子二郎分居长泰,三子三郎任官福建布政史,居福州北门,四子四郎分居广东潮州,五子五郎分居浙江永嘉,六子六郎回归罗东芦溪(今罗东埔头)。各支派历代以来子孙繁衍,瓜瓞绵延达几十万之众。历代以来,子孙相承培育,文武科甲,专家学者,文人教授,人才辈出。
五,《罗东黄氏简史》
黄良庵简介:黄暹,字世永,谥号良庵(1312—1378),元朝中叶泉州府南安县十七都芦溪隍山人氏(即现在的南安市罗东镇埔心村)。系泉州开元紫云始祖黄守恭(629—712)之长子、南安房开基祖黄经(655—不详)的第二十四世嫡孙。根据尚待进一步考证的谱史记载,黄暹是从吕洋(现南安市蓬华乡黎阳村)或江西上饶只身复归芦溪隍山(注:所谓复归,即其二十四世祖黄经在600多年前从泉州率先来到这里开基。黄经与其配偶陈氏墓茔也在埔头境内。黄经的生母、泉州紫云始祖黄守恭之妻李氏也安眠于此)。据口口相传之说,黄暹的发迹是得到勘舆师的指点,得埔头眠牛穴而发达。
根据中国人对祖先避讳不呼其名之礼节。黄暹的后裔皆称其逝后谥号而不呼其名,由此使其裔派乃至外姓皆误黄良庵为埔头始祖之生名。黄暹娶妻尤氏,生传四子,依序为黄孚、字子信、谥号武哉(1337—1367),黄仁、字子德(1339—1377),黄恭、字子友(1340—1392),黄圭、字子瑞(1342—1387)。其四支系分别各地繁衍生息,黄孚居埔头、黄仁居美林崎、黄恭居尾溪、黄圭居纸花。
据罗东“黄氏家廟”和罗东文化资料记载。
罗东镇埔心村黄良庵祠堂,厅堂里挂满历朝对良庵公裔孙的嘉奖牌匾。
一眼望去,有一块“探花”,四块“进士”,有“父子登科”等。良庵公大家族,人才济济。
守魁公,明万历己丑科试“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钦授“四川都督”,“探花”。
夢松公,明天啟赐二甲“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钦授四川都督“探花”。
滨书公,清朝“进士”。
大山公,清雍正甲科试“武进士”。
介庵公,明正德戌辰,敕封,钦授“南京知府”。
黄榜公,清乾隆,钦授“尤溪知道”。
正春公,清乾隆壬子科中举,钦授“一等千總”。
良庵公,裔孙荣获古代朝庭荣誉:有“父子登科”,文为麟公,子为腾鲲公,清武举,赦授“武信郎”。还有“五代同堂”,“兵部侍郎”,“左军都督”,“苏州通判”,“按察御史”,“中憲大夫”,“直奉大夫”,“鄉贤名宦”。
埔头黄氏后裔英才辈出,明朝文进士黄梦松,清朝武进士黄国英,内阁学士黄体芳。明代,黄长进创建私熟教育,清朝黄逸机,创办罗溪学堂(南安古代四所学堂之一)。当代有中国木偶大师黄奕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诗人兼画家黄紫霞,爱国高僧广洽法师。
六,《美林始祖汉卿公传记》
据《美林黄氏家谱》总谱记载:
開基祖諱漢卿公自蘆川隍山徙居美林,美林以漢卿公为開基之祖,晋江溪后以晋卿公为開基祖,元末明初埔頭以良庵公为开基之祖;虽后先不同要皆经公之裔胄也。汉卿公而上世次無從攷稽姑闕之,汉卿公而下世次有可攷稽特详之然世次雖详而一世以至五世生卒犹靡所攷也。
美林世次图
家必有世,世心有次;世次详而後昭穆序统系分故上推所自出下及其所生名號配氏,生卒墓向列於名下俾觀者了然缵承先绪垂裕後昆庻或念之作世次图。
人本有祖,祖必有世,世必有次,次世评而后昭穆序立,上推下出,思朝溯源,此必需樹其谱,谱史立源,则有改。
吾美林族开基祖上舍公諱漢卿皆为紫云黄氏始祖。守恭公之长子经公之裔胄也,发自盧川隍山徒居美林历时四百余年。
相传二十多世次。虽汉卿公而上世次难详稽改,故缺之。汉卿公而下世次有改稽,特详之。
南安市美林黄氏开基祖汉??????公,由罗东乡芦川隍山(今浦头)迁居美林后。至今,繁渊子孙遍布美林,南美,西美,洋美,陈坝,梅亭,邱洋等地。紫云美林黄氏曾哺育出双进士,还有举人,文魁,武魁等人才。黄氏家族英才辈出,古有官场御史,今有商场巨富。现在,美林汉卿公后裔有五万多人,海外和港澳台美林宗亲有五万多人,一共十多万人。
七,《紫雲黄氏南安房分布表》
紫雲南安:(约12万人)
罗东(埔心,罗东,振兴,罗溪,潭溪,山坂,高塘,荆坑,霞山等)人口约5万人。
梅山(灯埔,灯光,东垵,水口,新蓝)人口约7干人。
美林(美林村3000户1.1万人,坵洋1050户4千人,西美1850户6千人,洋美1800户6千人,梅亭900户6千人)人口8600户,3万人。
省新(檀林,满山红)1900户6千人。
溪美(大埔,民主,中山)800户3千人。
九都1438人,乐峰800人,蓬华吕洋(黎阳1000人,黎明650人),诗山1670人,码头1530人,金淘(南丰,金陶,时潮,中心)5773人,洪濑镇区500人,水头(下店4.55千人,龙鳳,芒溪,江崎,樸山)5550人。
紫雲南安房传衍泉州各县市分布表,泉州市区1.2万人,石狮230人,晋江1500人,永春11000人,安溪722人。
莆田仙游9131人。
台湾和金门20万人,港澳1.5万人,浙江11万人,两广及江西9万人。
国外紫雲南安房,菲律宾6万人,东盟10万人。
据2007年紫雲南安房统计:南安紫雲黄氏12万人,海内外一共一百多万人。
据《中华姓氏通书·黄姓》一书记述,敦煌遗书《贞观八年天下姓氏望氏族谱》记载:“泉州南安郡,黄姓为五大姓之首。”唐太宗下令新编《贞观氏族志》,黄氏郡望有五个:“南安郡,黄氏为六大姓之一”。北宋《太平环宇记》载:泉州南安郡,为黄姓之首。现在,南安市黄姓是第一大姓。
资料来源:综合《黄氏宗史》《黄氏族谱》《江夏文化》《紫雲屏》和百度百科。
2018年10月15日(黄文明 编辑整理)
【紫雲黄氏美林汉卿公传记】
据《紫雲屏》记载:
紫云黄氏远祖元方公,光州固始县人。公元313年,晋“永嘉之乱”徙迁入福州,隐居侯官(今福州)黄巷,常以道学倡闽。其数传至黄守恭,卜居南安丰州东南郊(今属泉州市鲤城区)。
守恭公,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正月十五日辰时生。守恭公少习诗书,博通经史,蜚声士林,时称“郡儒”。初事货殖,后务农桑,广辟桑园七里,种桑养蚕,纺丝织绸,外销南洋和西亚直至欧洲各国,为泉州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守恭公为人慷慨,乐善好施,济贫扶危,仁风义举,名闻遐迩,世称“长者”。
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公因感桑莲肇瑞,遂舍桑田,宅第,延匡护大师主持,并花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建寺庙,为泉州佛教建立基地,为祖国古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开元寺建成后,初名莲花道场,因建殿时尝有紫云覆地,又称紫雲寺,此即紫云黄氏肇宗之由来。自垂拱迄开元四易寺号,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始称开元寺。寺东侧建檀樾祠,奉祀守恭公禄位,为紫云黄氏祖庭。
守恭公元配李氏,生四子:曰经,曰纪,曰纲,曰纶;又配司马氏,生一子曰纬。
据黄氏文化记载,紫云衍派南安黄氏始祖经公“黄经”,字介夫、角才,号逸庵。唐高宗壬子年出生,系紫云始祖守恭公嫡长。昆仲有五:经、纪、纲、纶、纬。守恭公舍宅建寺,遂尊匡护禅师之策命五子各奔前程,自立纲常,开创基业。经公时年三十二岁,与夫人陈氏随母李氏携带匡护禅师所赠袈裟裹铙钹,从桑莲故地祖宅扬鞭登程,骏马停蹄南安芦溪隍山(又名黄山,俗名埔头,今属罗东镇),垦荒创业,为南安肇基之始祖。生四子:长惟仁、次惟义、三惟礼、四惟智。传衍至今,子孙分布于闽、粤、浙、赣、苏、澳、台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瓜瓞绵绵,万世藩昌。 公出生于蜚声士林、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诗礼雅风之熏陶,勤奋攻书,儒学根基深厚,学识渊博,冠事义官,光耀门第,彪炳史册。公虚怀若谷,胸襟坦荡,与人宽厚,处事秉刚,谦逊礼让,品德高尚,千古留芳。卒于南安埔头十七都,考妣合葬于隍山头。
据《紫雲屏》记载:
紫雲南安黄氏始祖黄经,生于唐永徽乙卯年(655年)。黄经,字角才,號逸庵,妣陈氏,生子四:长子惟仁,次子惟义,三子惟礼,四子惟智。
紫雲始祖黄守恭长子黄经,少习诗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公献地建寺,命子分居各地,自立纲常,创业兴家。经公时年三十二岁,扶母携带眷属,从桑莲古地,扬鞭登程,停蹄于县北芦溪隍山,又名黄山,今南安市罗东镇蔡厝村,俗名埔头为紫云黄氏南安房肇基始祖。
公出生于“郡儒”之家,自幼受诗礼雅风之熏陶,儒学根基深厚,学识渊博,冠带义官,光耀门第,彪炳史册。公虚怀若谷,胸襟坦荡,为人宽厚,处事秉刚,谦逊礼让,品德高尚。
芦溪隍山地处丘陵台地,位于晋江支流,东溪上流,江水环绕,两岸有万亩开阔肥沃土地可供农耕。经公带领儿孙,披星戴月,劈芦苇造良田,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下传数世,人气旺盛,人才辈出,簪缨联芳,成为当地之名门望族。后裔分布于闽,浙,赣,苏,澳,台湾,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瓜瓞绵延,万世藩昌。
经公卒于南安埔头十七都,公妣卜葬于东桥许垵隍山头,穴号也字形。坐乾向異兼亥已,是唐朝稀存之古墓。
据美林书刊《经公传略》记载:
黄经,字角才,唐高宗壬子年出生(公元652年),系紫云始祖守恭嫡长。昆仲有五:经,纪,纲,纶,伟。守恭公舍宅建寺,遂尊匡护禅师之策,命五子各奔前程,自立纲常,开创基业。经公时年三十四岁,随母李氏携带匡护禅师所赠驾裟铙钹,从桑莲故地祖宅扬鞭登程,骏马停蹄南安芦裹隍山,又名黄山,垦荒创业,为南安肇基之始祖。生四子:长惟仁,次惟义,三惟礼,四惟智。分布于闽,浙,赣,苏,澳,台湾,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瓜瓞绵绵,万世藩昌。
公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蜚声士林。
自幼爱诗礼雅风之熏陶,勤奋攻书,儒学根基深厚,学识渊博,冠带義官,光耀门第,彪炳史册。公虚怀若谷,胸襟担荡,与人宽厚,处事秉刚,谦逊礼让,品德高兴,干古留芳。
黄经卒于南安埔头十七都,考北合葬隍山头。
《紫雲黄氏六十字匀》
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
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
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
安份跻仁寿,谦光乐太平。
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
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
《紫雲黄氏认祖寺》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总炽昌。
《紫雲会亲诗》
五安五子炳千秋,知是开元共一流。
欲识紫雲真道脉,源头始祖在泉州。
《黄守恭诗赞》
郡儒长者,容止端详。
行高令族,名重初唐。
城中互市,海上通商。
十洲货殖,百亩蚕桑。
布施宅地,营建道场。
福由善积,隆以德彰。
分迁五邑,蕃衍八方。
明明盛泽,永世克昌。
《经公诗赞》
紫云世胄,嫡出长房。
襟怀旷达,器宇轩昂。
时维垂拱,年届分当。
拜辞椿府,趋侍萱堂。
庭中奉钹,膝下称觞。
修治事业,营立纲常。
金枝繁茂,玉叶绵长。
流风克绍,永代不忘。
据《美林黄氏族谱》和“黄氏家廟”记载:
明朝黄国裳,钦赐“广东巡检”,“县丞长官”。
黄国襄(美林村松脚人,后裔移居洋美),明朝嘉靖丙午科考“文魁”,嘉靖已未年科考“进士”黄国襄,钦授“监察御史”,赐封“太僕寺少卿”。
明朝黄襄三个儿子培祯,培萃,培琪科考高中“文魁”。
黄国襄长子以培祯,郡庠生。以培祯,妣傅氏(南京留守司官员之女)。
国襄次子以萃,郡库生。以萃,妣张氏(云南参议王时俭望女)。
国襄三子以培琪,万历壬午科举人,初署宁德教谕秩满陞唐县令。培琪,又名黄巍,字以恒妣张氏(广东博罗县知县之女),榜名黄培祺,钦赐唐县知县。
国襄四子以台楚,公万历辛卯科举人。(《南安县志》记录,万历十九年辛卯科举人,黄岑,字号胤楚,美林人,由府学中式,黄襄进士子)。
国襄五子以培禴,郡庠生。
黄国襄进士,一家人朝廷钦授“祖孙父子伯侄兄弟科第”。
国中實,增广生。
国中守,处士。
国中富,邑庠生。
国威生,邑庠生。
滨峰,邑庠生。
滨林,乡饮宾。
明朝国威公长子以性公(美林乡西宅人)举人,隆庆庚午遊泮癸酉以历经冠本房,己亥明经应试进士,廷对第九名,钦赐邵武府学训导。以性公,号振林,生嘉靖辛丑年九月廿二日。
国庆,号屏西(西宅),万历已卯岁贡生,任建宁府建宁县学教谕,寻升封川县学教谕。
以维璟,海澄县知县。
以维璟(西宅),字仕崑,小名应舍,襄公孙。崇祯壬午年举人,任海澄县知县。
以懋室,处士。
以缉寰,郡庠生。
以懋耿,岁贡司德化学训导。
以培芳,郡增生,万历副榜。
滨林公曾孙黄崇祯,丙子科举人,国朝任龙岩学教谕,选令良乡县知县,复选礼部祠祭司主事。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美林西美古浚港黄以琦,考中“举人”。
咸丰二年壬子科,美林西美古浚港黄梧阳,考中“举人”。
嘉庆年代,美林人黄照乘,考中武生,任职中军府。
清朝嘉庆乙卯科考“武魁”黄元辑。
清朝乾隆庚午科考“文魁”黄云亭。
清朝乾隆戊午科考“文魁”黄近亭。
清朝宣统庚戌科考“拔元”黄毓清,殿试二等点用京职,敕授“文郎”。
民国时期,美林黄奕彩,当国民党中常委,中华民国侨务主席。
美林黄玉玺,任周宁县县长,国民党军营长。美林黄栋梁任国民党军队保安团团长。
南安市美林街道,美林黄氏开基祖汉??????公,由罗东乡芦川隍山迁居西美村美林后。
始祖汉卿公,至今,有七百多年,繁渊子孙遍布美林,南美,西美,洋美,陈坝,梅亭,邱洋等地。
现在,汉卿公后裔大约有五万多人,海外和港澳台美林宗亲有五万多人,一共十多万人。
美林黄氏宗族,丁财两旺,人才辈出。
【美林紫雲黄氏世系传承分布图】
人本有祖,祖必有世;
世必有次,思源念祖。
一世祖:
汉卿公,紫雲衍派,美林始祖。
漢卿公,来自盧川隍山(今罗东埔头),居住美林西美。
汉卿公出生于宋未,大约在公元1300年左右,距今有七百多年。
二世:
清量公,分美林后,茶林,永春,福清。
清约公,分美林,檀坝,西宅,加洋,梅亭等。
三世:
荷湖公,传美林后。
末生,传美林,檀坝,上下江,西宅,加洋,后塘,池头,岭顶,后山,西门,东头等。
四世:
荣华,传东头。
福进,传大鄉派。
五世:
廷理,传溪美。(现已淪没無考)
廷壁,子二:窓公(顶下江),钦公。
六世:
铭公,传檀坝房。
窓公,传顶下江。(分美林,顶下江等)
隆武公,子二:元永軒,次子分支梅亭。
七世:(元字辈)
元公,分支梅亭。
元質庵,顶下江。
元德,分支台湾。
八世:(崇字辈)
崇濱溪,传宽田派。
崇昭盛,壇坝。(丰川县知县,正七品官)。
崇海(上下江)。
西溪,西宅。
玉山,大鄉派。
钓溪(美林村松脚片区人),后裔迁居加洋,后塘。
九世:(国字辈)
国柏公(东头房)。
国禧公(东头房)。
国中實,增广生(檀坝房)。
国中宏,公萬暦已卯岁贡,任封川县教谕,署封川事,正七品官,(檀坝房)。
国中憲,德化县训导,(壇壩房)。
国中守(檀坝,源源)。
国中富,分支漳州。
国中守(处士)。
国良萬,分下江。
国威公,传西宅。
国裳公,广东巡检,主簿县丞,王府審理,六品官。
国襄公,(明朝进士,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官)美林村松脚片区人,后裔移居美林加洋。
十世:(以字辈)
以台佐,以台佑,以台萬,三兄弟东头房。
以懋基(崴贡闽县儒学司训)。以懋室(处士)。
以懋联(崴贡司德化学训导)
以和宇(邑庠生),传中古圳。
以缉寰(邑庠生)。
以经宇,传源源。
以 寅,传下尾合。
以丙,以未,以有,三兄弟上下江。
以 丑,分支下洲。
以性公,进士,廷试第九名,授邵武府学训导。
以其公,字子其,分浙江苍南。
以培芳,大鄉派(美林古称大鄉)。以培芳(美林西门),公郡增生,万历丙子副榜。
以培瑞,邑庠生,传池头紫园派,加洋后塘。
以培琪,传晋江乌篮。公万历壬午科举人,初署永德教谕;秩满陞唐县令(七品官)。女儿嫁名族。
以萃,郡庠生。
以培禴(郡庠生),娶江西僉事陈学伊女。女儿嫁名族。
以振原,长子仕直庵,传下宫房,次子将相伯公房在台湾,三子,传顶宫头房在台湾。
十一世:(仕字辈)
仕德公(美林后)。
仕 富,传东头房。
仕楫公,传官田。
仕锺甫,分顶下角,传开口听惜已失详。(檀坝房)
仕 稀,分出小下桥,邱洋。(檀坝房)
仕直庵,传下宫房。将相伯兄弟分台湾。
仕稀(檀坝,小下桥,邱洋),子七,女二:一嫁贡生,一嫁处士。
仕從雲,传和美。
仕 廉,分岭顶后山。
凝台(君邑庠生)
範 九(邑庠生),分居西门。
仕佩,分溪仔墘。
十二世:(甫字辈)
廷旦,举人,官良乡县知县,礼部祠主政,五品官,传西门。
廷?,传四落,岭顶,许厝,溪仔墘,楓脚。
廷璜,分居溪仔墘。
十三世:(臣字辈)
光霞,分支溪仔尾。
十四世:(侯字辈)
侯天定,传马林俊。
侯管,侯璇,传茶林。
侯雨,分支溪美。
侯和,传丰田。
玉齐,巨亮高,传西门。
侯士玖,传壇坝。
侯进,传邱洋。
侯咸,传坝兜。
侯洽富,传小溪桥。
候秉端,侯秉中,传下尾。
侯镇,传中古圳。
文笏,分金圭幕。
文荣,分古井脚。
侯聰,分松脚,五柱。(侯聰,公国学生)
十五世:(伯字辈)
伯元露,传溪美。
十六世:(仲字辈)
仲砭,传松脚大六柱。
仲鲞,仲忍,传霞美。
仲啟,溪美房分支南洋日里。
十七世:(叔字辈)
美林松脚大六柱,叔字匀。
叔治,传松脚和顺。
叔社,传松脚学堂古井边,松脚三王府宫边。
叔斜,传松脚易记,上下松脚。
叔图,传松脚下厝。
叔煦,传松脚小溪仔边,学堂边。
叔琼,传松脚皮寮。
叔好,承德乡武畧骑尉,六品官,源源人。
……
乾坤有序,世代传承。
资料来源:黄姓文化,紫雲资料,百度百科。
2018年10月15日(黄文明 编辑整理)
《紫雲黄氏南安文武科甲登仕録》
唐朝:
黄讚:至德二年进士官明刺史。
黄滔:開成元年进士,官大子中允。
梁朝:
黄克学:開平三年进士官侍御史。
晋朝:天福二年进士,检校尚書,本部郎中。
一,小蘆溪(今罗东)
明朝:
黄秘:弘治选贡苏州通判。
黄志彤:万历岁贡龙岩教谕。
黄家樞:曲清经歷。
黄梦松:万历壬戍进士金衢道。
黄存济:临高知县。
黄自會:万历拔贡。
黄家榜:县丞。
黄昌文:隆武丙戍举人。
黄良骥:左都督。
清朝:
黄大弼:康熙戊子武举。
黄金科:康熙甲午武举。
黄元勳:康熙丁酉武举。
黄鸿猷:雍正两午武举。
黄际盛:雍正岁贡。
黄文泰:功加守俻。
黄继登:康熙辛夘武举。
黄奕嘉:康熙丁酉武举。
黄国英:雍正甲辰进士,武潮州中军。
黄逄春:康熙岁贡。
黄崧高:乾隆庚午举人。
黄蔼吉:乾隆癸酉举人。
二,尾林派(今美林二十三,二十四都)
明朝:
黄昭盛:文林郎,建安县教瑜,丰川县知事。
黄襄:嘉靖乙未进士,监察御史,太僕寺少卿。
黄中宏:萬暦已卯岁贡,封川县学教谕,署封川事。
黄裳:广东巡检,主簿县丞,王府审理。
黄培芳:萬暦丙子副榜。
黄岑:萬暦辛卯举人。
黄巍:萬暦壬午举人,宁德教谕,唐县知县。
黄维璟:崇祯壬午举人,海澄县知县。
黄雲:崇祯丁卯举人。
黄忠宏:萬暦岁贡,封川教谕。
黄廷旦:崇祯丙午举人,官良乡县知县,礼部主政。
清朝:
黄金衷:司训。
黄全衷:明万历已亥岁贡生,廷对第九名,司训,任邵武府学训导。
黄雲:明天啟丁卯举人。
黄懋耿:岁贡,德化训导。
黄兆鳌:康熙岁贡,闽县儒学司训。
黄天樞:康熙丁酉副榜,陕西邠州州判。
黄廷光:乾隆戊午举人。
黄懋基:岁贡,闽县儒学司训。
黄兊吉:武成县丞。
黄兑吉:迪功郎,历任县少尹。
黄亮高:康熙岁贡。
黄名臣:雍正岁贡。
黄鲲:乾隆庚午举人,出仕。
黄遵:清封为守俻。
黄世基:清雍正辛亥岁贡。
黄捷魁:清嘉庆癸酉钦赐副举人。
黄朝英:清乾隆甲寅武举人,例授武畧骑尉。
黄朝瑞:清嘉庆乙卯武举人,例授武畧骑尉。
黄东璸:清道光辛酉举人。
黄金山:清同治辛未进士。
黄师乾:清光绪壬午举人。
黄联陞:清同治庚午武举人,例授武畧骑尉。
黄梧阳:清咸丰戊子拔贡,同治丁酉举人。
黄榜花:清光绪已卯恩贡。
黄捷陞:清同治庚午武举,例授武畧骑尉。
黄清华:历任内河晋江事务官,例授武畧骑尉。
黄毓清:清宣统庚戌拔贡,民政部録事。
黄玉成:清举人,俊士。
三,溪後派(徙居鲤城)
明朝:
黄英童:冠带義官。
黄淑瑀:岁贡。
黄凱:灵山巡检。
黄伯陽:宜城典史。
黄瓚:正德庚午举人,嘉靖癸未进士,琼州知府;父子进士,重燕鹿鸣寿九十二祀名宦。
黄思近:嘉靖壬戍进士,雲南布政,祀名宦。
黄思新:天啟庚午举人弥勒州知州,父瓒正德庚午举人,重燕鹿鸣。
黄拱参:岁贡,知吴江县。
黄拱昌:萬暦副榜。
黄之高:岁贡,知宁远县。
黄中炅:崇祯癸酉举人。
黄拱奎:天啟岁贡,益藩长史。
黄拱垣:萬暦壬子举人。
黄其達:崇祯丙午举人。
黄志辅:崇祯癸酉亚魁。
黄士羽:崇祯癸未进士,广东提学太常卿。
清朝:
黄裳华:清朝进士
黄隆:顺治戊子举人,湖郧襄道。
黄中爕:岁贡南平教谕。
黄翼麁:戊子副榜。
黄葉筠:永州通判。
黄士垐:靈川知县。
黄翼惠:副榜,尤溪教谕。
黄中琰:岁贡,惠州推官。
黄中鼎:推官。
黄士茂:康熙辛酉举人。
黄翼巒:岁贡,汀州训导。
黄德济:岁贡。
黄鳳彩:侯选经暦。
黄祐生:康熙甲午举人。
黄叢生:雍正岁贡。
黄廷贤:康熙壬午亚魁,知新安县。
黄良庆:康熙癸卯第五名會魁,知县池县。
黄为漢:康熙乙酉举人,知河间县。
黄焕章:康熙丁酉解元,辛丑进士,翰林刑礼二部郎中。
黄開泰:乾隆庚辰举人。
黄中煓:参军。
黄中懏:岁贡,知诸暨县。
黄登:康熙丁酉武举。
黄大临:岁贡。
黄育菇:雍正庚子举人,礼部观政。
黄天定:乾隆壬申副榜。
黄升:乾隆壬午举人。
四,下峰派
明朝:
黄辅德:永乐岁贡,任主簿。
黄朱勗:崇祯丙午举人,桃源知县。
黄英佐:嘉靖巳酉举人。
清朝:
黄金榜:康熙丁卯举人,诏安教谕。
黄廷玉:雍正庚戍武进士,乐清营。
黄公崑:康熙拔贡。
黄金玺:广东琼州搃兵。
五,策卿派(徙居石狮)
明朝:
黄守魁:明朝萬暦乙丑武进士“探花”,四川搃兵,征遼将军。
清朝:
黄中孚:清朝举人,武魁,兵部侍郎。
黄裳华:清朝举人,进士,户部广西司主事。
六,宋元明清南安进士名录
宋代:黄節,黄允,黄冠,黄曬,黄嘩,黄骅,黄蔼,黄甫,黄旦,黄克恭,黄夢烈,黄奕如(浙江平陽),黄克济,黄子中。
明代:黄瓚,黄襄,黄思近,黄夢松,黄士羽,黄国英,黄昭盛。
清代:黄焕彩,黄延玉,黄焕章,黄裳华。
七,附录
紫雲黄氏长房南安遍布各县乡村:
南安美林,西美,南美,洋美,陈坝,邱洋,梅亭,隍山,塔兠,吕洋,策卿,楼下,徐内,金菓,埔頭。
晋江有溪后,蔡塘,下峰,桃源。
同安,
安溪。
石狮永宁沙堤。
仙游青潭。
龙溪蔡塘,黄山,后坑。
台、港、澳、
以及东南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