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在2015年实施利率市场化浮动之后,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就不一样了,,甚至在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存款利率也会不一样。那么在此情况下,如果定期存款到期了,肯定不要去选择自动转存,这只会让你自己的利息降低,它不会增高。有时候看起来给自己好像省了一些功夫,但是付出的就是利息的损失。
自动转存,其实是在存款利率大一统管理时代的一种存款方式。因为那时候全国所有的银行遵守的都是同一种利率,那就是由央行发布的基准存款利率表。这个利率表规定了从活期到5年期定期存款所有的存款利率,所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守,不能高也不能低。
在此情况下,其实储户去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样的。同样在存款到期之后继续再存,还是不会变化的。如果选择了自由转存的到期选项,那么在存款到期之后,银行就会自动投入下一个同样期限的定期存款。如果央行已经将利率做了调整,那么自动转存之后的利率就是调整后的利率。
但是在2015年之后,情况就改变了。我们的存款市场竞争要求,允许各个商业银行自己定价,发行所谓的银行特色存款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央行规定的基准存款利率表就变成了最低利率,为了能够成功地吸收到存款,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基准存款利率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上浮。例如四大行可能上浮的比较少,而中小银行则上浮的比较多,而那些互联网银行和新的民营银行则上浮的非常激进。
在这种多元化的存款市场中,其实需要的是储户拿着钱,要进行多方的询问和打听,进行各个不同银行存款产品利率和取款要求的比较,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流动性管理基础上的,最高利率的存款产品。那么此时如果还选择自动转存,只能转存那些基准利率的存款,那不是少了一大截吗?
例如在前两年,我们的三年期基准定期存款利率为2.75%,而一般四大行给予的存款利率都在3%以上,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给予的存款利率都在4%以上,而一些互联网银行和新设立的民营银行,利率可能都在5%以上。如果在之前存有定期存款,选择了自动转存,那么也只能转存2.75%的定期存款,即使在同一营业网点,也无法去选择更高利率的定期存款。
即使在这两年,存款利率也已经下降了,但是在每一家银行特色存款产品的利率,仍然会比基准利率表要高很多。所以此时储户最正确的存款动作,那就是到期之前,开始在自己城市中打听各家银行的存款活动,以及在网上查询银行吸储的促销活动,事先联系好可以存款的银行网点,等到到期之后将款直接转入。
告诉储户一个小诀窍,那就是在很多地方的银行网点考核中,转账过来的存款不算柜员的绩效,而带着现金来存款属于柜员的绩效,那么还可以额外得到存款奖励。有时候这些奖励可不少哦,一年家里的粮和油可能都够用了。
#11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