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3天超6亿!又一波基金自购潮来势凶猛,基民该不该跟?-公司型基金的持有人是投资公司的

每经编辑:金冥羽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后,证监会表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出包括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在内的多项工作重点。多家基金公司立即作出反应,积极出手,掀起了又一波公募基金“自购潮”。

自3月16日以来的三个交易日中,多家公募基金发起自购,总金额超6亿元。

3月16日,

睿远基金

公告称,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再次申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5亿元,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

3月17日,

易方达基金

公告近日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及FOF基金。同日,

交银施罗德基金

天弘基金

也宣布分别以5000万元、1亿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产品,持有时间为3年以上、不少于1年。

3月18日,

中欧基金

发布公告称,将使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合计1.5亿元,完成本次投资后,自购资金达到2.6亿元。

除基金公司外,明星基金经理也在“自掏腰包”积极参与认购。

3月17日,

中庚基金

发布公告称,自3月18日(含)起10个交易日内,丘栋荣将申购中庚价值品质不低于1500万元、陈涛将申购中庚价值先锋不低于500万元、曹庆将申购中庚价值先锋不低于200万元。

3月16日,

信达澳银基金

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公开表示,近期已自购自己管理的产品超百万元。

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自购总金额超过了20亿元,已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仅3月份,便有超过20家公募机构开启自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开年以来基金管理人出现“自购潮”,通过与持有人利益一致化,有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增加投资者信心,也用真金白银和长期持有的方式,展现了对非理性下跌市场的长期看好。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的行为展现了机构投资者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强化了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使命和担当。

基金自购进展如何?

基金自购相当于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们自掏腰包买基金。那么今年春节过后,基金的自购进行的如何?

数据显示,自今年春节以来,出手自购的公募机构34家,自购金额合计约6.65亿元。主要集中在混基,债基次之,股基相对较少;此外,个别公募机构自购了FOF。

图片来源:WIND

区间净申购基金的明细如下:

图片来源:WIND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了,目前基金公司自购的总额并没有达到市场此前统计的金额。

对于这一点,从此前自购的明细可以看出,基金公司目前还是倾向新成立的基金,随着新基金的发行,基金公司的自购金额会陆续到位。

释放哪些信号?

根据过往经验,每当市场出现重挫,甚至出现恐慌情绪时,基金便容易出现自购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一是稳定市场信心,纠正市场因恐慌情绪导致的非理性波动;二是逢低抄底,用较低的价格买入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为自身谋利。

而关于近期基金的“自购潮”,市场人士解读为今年以来A股出现非理性下跌,基金公司看好后市,希望通过自购与投资者利益捆绑,稳定投资者信心,向市场释放出看好旗下基金的信号。

公募基金公司真金白银回购旗下基金,为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不过,个人投资者仍需谨慎。百嘉基金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个人投资者是否跟随买入,还是应根据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风险承受能力等做抉择。”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财经评论员王超认为,投资者不能单纯地刻舟求剑,认为只要基金出现自购潮时,就是市场大底到来、投资入场的信号。事实上,通过回测数据可以发现,每当公募基金开启自购潮时,市场有可能就此筑底,但并不是每次都是底。因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基金的自购行为,要更多地把它看作是机构投资者对目前市场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优质资产的估值的认可,而不是盲目地把它作为简单的炒股择时风向标。

图片来源:WIND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基金报、WI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爱依瑞斯软体大家居

爱依瑞斯软体大家居

爱依瑞斯软床

爱依瑞斯质量好吗

上一篇: 【推荐】3天吸金70亿今年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偏股基金来了-主动偏股基金
下一篇: 【推荐】3宗地被热抢、5宗地底价成交,上海第二批供地首日收金194亿-深圳宝利来实业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