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今年,我说的比较多的一直是A股的股票型ETF吸金能力很强,但是忽略了美股。昨晚我研究了一下美股的ETF今年表现和资金流入情况,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今年美股的股票ETF吸金能力比固收ETF强,而且强不少。
截止到昨天,今年已有
1020亿美元
流入
股票ETF
;同期的
固收类ETF
的流入资金为
930亿美元。
而且如果以月为单位计算的话,今年每个月股票ETF的资金流入额都要高于固收类ETF。
为什么今年会有这种情况?如果说去年全年资金狂买股票ETF是因为抄底,那么今年是因为投资界的一句老话--
“资金总是跟着业绩走”。
在美联储即将结束其紧缩周期、盈利季表现好于预期以及围绕人工智能的炒作日益增长的乐观情绪的推动下,今年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强势复苏,相关ETF的涨幅也是高歌猛进。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主投美股科技股,
规模2010亿美元
的股票ETF--
Invesco QQQ Trust Series1
涨幅为
38.71%
;同期规模
940亿美元
的固收ETF--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的涨幅仅为
2.61%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6.20
股市的优越表现也让美股的股票型ETF在今年吸金近
100亿美元
,超过了固定收益ETF。
但是,即使今年股票型ETF的吸金效应比较可观,与前几年相比仍然显得暗淡无光。2022年上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股票型ETF吸金能力已经接近
2080亿美元
,全年更是狂揽近
4000亿美元
,想要复制2022年的数字,今年美股的权益市场还要加把劲。
科技股狂欢,纳斯达克100“杀疯了”
今年的美股是属于科技股的,随着AI热潮不减,作为
“最强卖铲人”
的
英伟达
业绩大超市场预期,2023年年初至今,它的股价翻了接近两倍。除了英伟达以外,
苹果、微软、谷歌、Meta
等大型科技公司股价也是一路上涨。
反映到指数上,美股科技股的代表指数--
纳斯达克100指数
今年火力全开,年初至今涨幅
37.76%
,远远高于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在全球股市也是处于第一梯队。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6.20
美股投资科技股的ETF表现不错,A股市场也不遑多让,跟踪纳斯达克100的相关跨境ETF今年十分抢眼,不仅霸榜了今年跨境ETF的涨幅榜前三名,而且热度和交投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一共有9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如果大家喜欢涨幅高的,可以关注
华夏纳斯达克ETF(513300)
和
华安纳斯达克ETF(159632)
;如果大家喜欢规模大的,可以关注
国泰纳指ETF(513100)
和
广发纳指ETF(159941)
。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6.20
我认为,当A股市场震荡的时候,尤其是创业板这样的“中国纳斯达克”依然走势比较挣扎的时候,大家不妨关注一下根正苗红的纳斯达克100,只要AI热度没下去,英伟达这些科技大牛继续高光,科技股的狂欢就不会停止。
3只央企科技引领ETF结募,50亿成绩单
5月底的时候,三只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的相关ETF获批,
南方、银华、易方达
三家基金公司先吃到了螃蟹。
随后,6月12日-6月16日,三家公司旗下的央企科技引领ETF相继发行募集,募集上限均为
20亿元
,而在6月16日,这三只产品均顺利结募。
其中,6月15日,
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560173)
募集规模已超过2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该公司公告,将对其采用
“全程比例确认”
的方式给予部分确认,同时将
募集截止日提前至6月15日,自6月16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其实早在6月14日,这只ETF的募集规模已经有15亿左右,仅6月14日当日便募得约10亿元。在6月17日发布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的公告中,该产品募集期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
95.051%
。这也意味着,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最终的募集规模为
21.04亿元
。
其它两只ETF中,
银华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562383)
发行规模约
16亿元
,
易方达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563053)
发行规模约
12亿元
,三只产品发行总规模近
50亿元
,这个成绩单其实不错了。
其实今年新发行的股票型ETF效果很不好,尤其是规模缩水严重,超过7成的新发股票型ETF规模缩水,这也让不少投资者都在问:
这三只ETF的规模后续会不会也缩水?
对于这个问题,
我认为不会!
因为在我看来,
“科技+央企”
这个组合本身就很符合当下的投资市场和宏观发展主线,中字头今年的热度不用多说,科技创新主力军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这些行业今年也或多或少受到了AI概念的影响,今年表现可圈可点。
这样看下来,是不是这一个指数直接包含了今年A股市场上半年的两大主线
“AI+中特估”?
用长期视角来看,即使AI概念的热度慢慢褪去了,市场回归平静了,但是中特估这个体系是未来几年中字头的发展核心,大方向已经定下了,结合科技股的高成长性,我认为这个指数和相关的ETF值得长期看好,而且聪明资金、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不会放着高概率的赚钱机会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