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无疑是A股退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退市新规落地,长生生物在《疫苗之王》的剑挑之下触发重大违法退市(长生退市
),中弘股份则成为首个一元面值退市股(中弘退市
)。
随着2018年上市公司业绩逐一揭开面纱,今年的退市热门候选股在大限来临前,又要开始套路各异的花式表演,只是这一次,绝地求生的剧情变成了全军覆没的警报。
2018年,有4家ST公司先后被暂停上市,并相继在2019年1月发布了终止上市风险公告。谁在悬崖边缘游走徘徊,谁又会首当其冲,成为2019年第一只退市股?
今年3月21日,已有12年保壳经验的老司机:*ST某*发布公告,拟主动退市。现有股东享有现金选择权,可选择由控股股东回购手中的股票,回购价为停牌前的3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这是继2015年5月*ST二某*主动退市后的第二例,如今,*ST二某*已改名,筹划重新上市。
对于主动退市,*ST某*给出的官方理由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价波动给中小股东造成影响,但事实上,主动退市的动机可能并不"单纯良善"。
根据上交所规则,如果被强制退市,上市公司必须在规定的间隔期满后才能申请重新上市,短则3个月或12个月,长则36个月乃至五个完整会计年度;但主动退市公司则可以随时申请重新上市。也就是说,主动退市的“重启”按钮,要更快捷便利一些。
*ST某*1993年上市至今已经26年,从2004年算起,14年里主业都连续亏损,从2006年算起,12年都在反复保壳,如此始终如一,如此励精图治,证监会非但没有给他颁发"A股保壳卫士"的称号,反而在2018年3月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称*ST某*在2014年未弥补利润缺口,虚增利润998.4万元,扣上了财务造假的帽子。
在上交所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保壳老司机还是造假老司机。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别虚增归属净利润约647.15万元、304.31万元、103.49万元。在这12年的无双生涯里,*ST某*默念"一年盈利一年亏,亏损一年再盈利"的"防退市口诀",从2008年起逐年盈亏交替,先后使出了卖子公司、卖厂房、以自有房产出资并重新按市场价估值、与母公司关联交易等种种招数,直至一单近10亿的BT合同纠纷,破灭了*ST某*通过主业转型、扭转颓势的最后一丝希望。
*ST某*从2003年最后一次扣非利润为正,到2006年开始隔年盈利的挣扎,再到2015-2018年的连续亏损,但也许,从*ST某*被认定为财务造假,2014年净利润溯及调整为负开始,就已无力回天。
与其垂死挣扎,不如配合政策高压下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摆出个“主动退市”的高姿态,目的却是主动退市后的重启便利,在悬崖边缘游走徘徊,玩资本游戏。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注册制的逐步推行,上市公司的壳将越来越不值钱。类似于这种玩弄资本游戏的手法,无非是美丽的谎言,带着伪善的假面具,对此广大投资者们还须擦亮眼睛,否则终将陷入糖衣炮弹中而难以自拔。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金谷华夏基金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