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中航材与空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14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
这是4个月来空客第二次从中国获得超级订单。7月1日,国内最大的三家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与空客公司签订协议,总计购买292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目录价格高达372.57亿美元。
时隔127天,又一笔超级订单生成。此次购买的140架飞机中,包括132架A320系列飞机、8架A350飞机,总价值约170亿美元。
4个多月的时间,中国总计订购了432架空客飞机,总价值达540亿美元!放眼全世界,这都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大买卖。
超级订单建立在多重因素上。
相对次要的是航司自身需求。8月24日,三大航司同时发布公告,异口同声地表示,此举有利于优化公司机队结构,保持公司机队的年轻化及先进性。国航称,公司的运力将因此增加超10%。东航称,这有助于提高乘客体验。南航称,为抢占国内市场新机遇,需要保持机队规模优势和增速。
11月4日,中航材在新添超级订单之际表示,随着我国航运市场逐步恢复,未来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满足企业运力需求,批量采购一批空客飞机。
上次是航司直接下订单,这次换做中航材。这家央企的作用是,把国内多家航司的订单汇总起来,集中采购。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订单价格。
南航在公告中也曾提及,现阶段是以“更佳条款”购买飞机的“有利时机”。
重要的是大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众所周知,空客目前是波音唯一的竞争对手。多年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波音的大客户,4个月前370亿美元的大单给了空客,已经让波音“眼红”,现在又新增170亿美元,进一步表明了态度。
朔尔茨此次访华是顶着巨大压力而来的。在德国政府内部,反对的声音不小。在欧盟内部,说三道四的也不少。最大的压力则来自华盛顿。
但是,所谓“减少对华依赖”,并不符合德国的利益。与中国脱钩,与全球化趋势逆向而行,甚至有可能动摇德国经济繁荣的根基。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则是寻求共赢之举。
此次朔尔茨访华,德国有上百家企业希望能够随行,这反映出,德国商界对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渴求。最终入选的12家企业涉及化工、汽车、医药生物科技、金融、能源、制造、食品、运动用品等各个领域,这都是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
这一背景下,再签大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分析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大宗采购也可以适当减少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