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自从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对于粮食生产的安全保障工作就一直作为重要的国家政策。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粮食的需求已达到了天文数字般的程度。
所以,虽然我国在2022年粮食产量超过6亿吨,仍然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食品方面的需求,这不得不从海外大量进口粮食。
我国在大豆方面进口就体现了国内的市场对于全球市场的高度依赖性。
2022年,我国的大豆产量达到了2028万吨,
把这些大豆分给每个中国人,每个人只能分到28斤。
所以,依靠我国自身生产的大豆,根本就不足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2022年,我国从海外一共进口了9108万吨大豆,大约相当于我国自产大豆量的4.5倍,可见我国对大豆的海外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80%。
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来源就是美国和巴西,2022年美国的大豆产量高达1.18亿吨,巴西更是高达1.38亿吨。
(巴西的大豆田)
除了进口大豆之外,我国还进口了数量不菲的豆油。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仅2022年1月到10月我国就进口了22万吨豆油。
当然,这些大豆进口了之后,不仅会榨成豆油、做成豆腐等产食品卖给老百姓消费,大豆同样也是我国牲畜饲料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1年,我国牛的存栏量高达9817万头,羊的存栏量高达3.2亿头,家禽的存栏量高达67.9亿只,生猪的存栏量高达4.49亿头。
这些牲畜家禽出栏之后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目前来看,未来对于大豆的进口将会越来越多。
理由:
1、国内的产量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虽然2022年我国的大豆产量突破了2000万吨,但是从最近几年大豆的产量分析来看,最近30年基本上在1500万吨范围内波动。
比如,1993年我国的大豆产量是1,530万吨。
随后出现了一个大幅下降,到1996年降低到1322万吨;
随后又出现了一个缓慢上涨,到2004年上升到1740万吨;
然后又降到2007年的1279万吨。
2008年上涨到1570万吨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缓慢的下跌过程,到2015年下降到1236万吨。
然后开始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上涨,到2020年上涨到1960万吨;随后到2021年又下降到1639万吨。
可见,2022年超过2000万吨的产量,并不能代表我国大豆产量在突破2000万吨之后,还能够迎来一个大幅度的上升。
除了大豆的单产在新的科技革命来临之前不会出现本质的变化之外,目前国内也不可能把大豆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
那么这样一来,考虑到我国每年的大豆的需求超过1.1亿吨,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每年的大豆进口量估计仍然会在1亿吨左右徘徊。
2、对大豆的需求只会上涨,很难下降。
大豆作为我国的传统的粮食,是国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我们平常要吃豆油之外,还会把大豆做成豆腐脑,豆浆,豆腐,豆腐,皮干豆腐等多种饮食。
同时,大豆的副产品主要做成饲料,用来喂养牲畜。
由于国内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肉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上升的,所以理论上对于大豆的需求量,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3、世界范围内大豆的种植量越来越高。
2020年,全世界一共有19.04亿亩耕地用来种植大豆,到了2021年增加到了19.38亿亩,增长了0.34亿亩。
其中,巴西就种了5.58亿亩,大豆的产量占到了全球的将近30%。
为什么这么喜欢种大豆呢?
因为,大豆这种产品对于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产量大,所以全球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由于大豆这一特点,相对来说更加对保持粮食安全有利,所以在短期内不可能通过进口其他的粮食来代替大豆。
如果海外国家对出口我国大豆实施禁运怎么办?
个人认为,这就得考虑到双方博弈的实力了。
如果对方对出口我国的大豆实施禁运,那么如果我国有相应的反制能力,对方的禁运就会破产。
其他的粮食同样道理,所以最终取决于我国的综合国力。